新闻动态       
2025年(第十七届)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工作会在贵阳召开 2025-05-13 18:04:27.0

2025年5月9-11日,由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贵州现代物流产业集团承办的2025年(第十七届)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工作会在贵阳召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常委、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任豪祥,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邱祯国,贵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范辉政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杨国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会计师郑小宝,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肇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物流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贺登才参加会议。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物流领域政产学研各界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及院校、研究机构代表800余人参加会议。

邱祯国在致辞中指出,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依靠产学研协同创新,汇集“政学研用”多方力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一是以协同为基,凝聚产学研创新共同体力量;二是以融合为进,开辟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三是以创新为魂,锻造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

范辉政在致辞中强调,贵阳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主动服务和融入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坚持集约整合、协调衔接、市场主导、开放共享的原则,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转型升级,推动物流的社会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进一步提升物流服务质量。

任豪祥在致辞中从全球经贸变局、国家战略导向、行业使命担当出发,深刻剖析了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的时代意义,简要总结了一年来学会在推动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丰硕成果。他指出,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在当前经济转型与技术革新的背景下,面临诸多新形势和新挑战。为此,提出六点建议:一是强化政策引导,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协同创新生态;二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三是畅通成果转化链条,培育商业化应用新场景;四是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五是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六是完善保障机制,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汪鸣以《物流枢纽经济与通道经济共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为题进行分享,强调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沿线地区通过陆海联动,以及在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通过经济产业运行模式创新提高发展效能。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加快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国际供应链提质增效,打造现代化物流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并指出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战略转型的三个方向:一是提高枢纽发展地位,提升双向辐射功能;二是发展物流枢纽经济,培育产业聚集生态;三是赋能枢纽辐射发展,实现价值规模双升。

韩伯领以《深化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多式联运发展》为题进行分享,指出铁路在我国国民经济当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骨干性的作用,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铁集团制定实施了助力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工作方案,不断深化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推进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在增加铁路货运量、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任仁以《探索打造骨干流通通道商业新模式》为题进行分享,介绍了流通走廊试点项目的实施背景、主要物流通道情况以及打造流通走廊探索与实践。推进实施黔渝大宗粮煤双向运输项目,以金沙经遵义(桐梓)到重庆珞璜码头通道为切入点,探索构建上接商品生产端、下接商品使用端,以物流为关键环节的“采购+储配+运输+销售”的为一体的大宗商品流通走廊商业新模式。开展现代物流大模型研发设计,并将流通走廊试点项目作为物流大模型的主要运用场景进行持续优化提升,再通过互联网+、物联网、车载OBU、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提高物流大模型实效,为助力提升物流运营效率,助推降低物流运行成本提供支撑。


日日顺供应链品牌运营总经理陶菊中以《AI驱动下的2025第十届日日顺创客训练营》为题进行分享


空调售后  科正贸易  皮肤病防治  建炜家纺|  全案培训  晨阳装饰  律师事务所  机电设备  化纤设备  小儿推拿